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3篇
  免费   185篇
  国内免费   25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21篇
  2020年   28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18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27篇
  2013年   37篇
  2012年   43篇
  2011年   69篇
  2010年   54篇
  2009年   58篇
  2008年   67篇
  2007年   45篇
  2006年   43篇
  2005年   34篇
  2004年   34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23篇
  2001年   24篇
  2000年   17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84 毫秒
21.
软件无线电技术近年来得到了较快发展,其主要是利用软件来实现无线通信系统中的各种功能。介绍了软件无线电的关键技术、评价标准和发展过程,并展望了软件无线电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22.
分析了常用的雷达抗干扰效果评估方法的特点,建立了雷达抗干扰效果评价指标集,对指标数据的采集和处理方法进行了分析,提出了一种基于神经网络的雷达抗干扰效果评估模型,论述了网络结构和样本获取方法,最后通过算例验证了模型的正确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23.
TOPSIS法用于区域防空重点保卫目标排序计算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区域防空作战中优化选择重点保卫目标,集中部署优势防空兵力,才能确保重点目标不受或少受损失.分析了影响保卫目标重要性的主要因素,采取德尔菲法获得指标值,采用层次分析法得到指标权重,利用逼近理想解的排序法对保卫目标的重要性进行了定量分析.最后通过算例对算法的正确性和实用性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24.
可变形定向破片战斗部模型试验和数值模拟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基于可变形定向破片战斗部的作用原理,设计了试验结构模型,并对其进行了静爆试验研究。根据试验结果,建立了有限元分析模型,利用LS-DYNA程序对可变形定向战斗部变形过程以及破片的飞散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在目标方向破片密度和速度都有较大幅度增益,数值模拟与试验结果比较吻合。  相似文献   
25.
讨论了自适应抗干扰滤波在最小频移键控的直接序列扩频(DS-MSK)数字化接收机中的应用问题,对非线性滤波加以改进,提出了部分解扩非线性滤波(PDNF)结构,将快速更新子带自适应滤波(FRSAF)算法用于PDNF结构以提高收敛速度。结合FRSAF算法的PDNF自适应抗干扰滤波方案在收敛速度、稳健性和输出信噪比等方面明显优于结合LMS算法的传统非线性抗干扰滤波方案,仿真结果验证了上述结论。  相似文献   
26.
本文分析了军事行动风险管理的特点和原则,提出了军事行动风险管理的程序和模型,并对加强我军风险管理实践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27.
对水解法测定发射药中钝感剂浓度分布实验条件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包覆材料选用氯丁橡胶胶粘剂效果最好;水解在沸碱液中进行时,残药表面光滑且能提高测试效率;残药干燥条件为:在100℃干燥20 m in。  相似文献   
28.
管道内检测机器人的结构形状是影响其运动学、动力学特性的关键因素,在机器人设计中占有重要地位。在合理提出一些基本假设后,用二阶迎风差分格式离散管道内检测机器人附近流场的控制方程,并用SIMPLE算法求解,得到了7种不同形状的管道内检测机器人所受的差压驱动力及其周围的流场信息,并对这几种结构的CFD特性作了比较。最后综合空化条件、驱动力、腔内有效体积和加工难度等因素,确定了上游半球形结构为设计形状。  相似文献   
29.
论解算目标运动要素精度指标的新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解算目标运动要素的精度指标,既往都是以如下形式表述的,速度和航向的误差分别不超过某一常数,如σVm(或△Vm)≤C1,σVm(或△Cm)≤C2,经分析各种误差来源,阐明这种指标是不科学的,在技术上也是难以实现的,对分析武器使用效果的影响是严重的.为此提出精度指标新方法,即σVm=σCm·Vm,皆不大于某一常数C.  相似文献   
30.
针对模拟训练仪传统开发方法中存在的问题,在新一代产品研制过程中引入并行设计方法.阐述了并行设计技术的基本概念,详细研究了并行设计技术在需求论证、概念设计、详细设计、工艺设计、生产和调试等各个阶段的具体应用,总结了并行设计中采用的建立协同工作环境、建立并行开发模型、建立产品数据库等关键技术,并指出了影响并行技术有效实施的关键所在.结果表明,与串行设计方法相比,并行设计方法的应用缩短了研制周期,提高了设计制造质量,降低了成本,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用户满意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